傳統供應鏈的缺陷與弊端。在傳統的供應鏈管理模式中,供給方起著主導作用,可稱為供給主導型的供應鏈管理模式。這種模式起始于產品的制造,隨著制造商開發、批發商供應的零售商出售產品,供應鏈終止于對消費者的銷售,而傳統的供應鏈各個環節,如采購、生產、營銷、分配、計劃,相互之間獨立運作,各有各的目標。然而他們的目標往往是沖突的,比如生產的目標是盡可能少的成本來生產盡可能多的產品,卻很少考慮庫存和營銷的問題。營銷的目標是提供高質量的服務和*化的銷量,這和生產與分配的目標相沖突。供應鏈各個環節之間常常缺乏聯系,缺乏資源整合。同時,傳統數據鏈的數據多數是來自于企業內部存在信息封閉的現象,所以可能出現以下現象,
1、訂單手工下單。打印,郵件、跟進工作量大、低效率。
2、無法得知供應商生產進度到哪了,品質狀況如何等等。
3、外箱無條碼標簽容易發錯貨。無法追逐物料批次發貨等等。
4、供應商發貨不受控,提前發貨,發錯貨,多發貨,發貨單與實物不一致,造成一系列后遺癥。
5、收貨后無法及時通知其他部門,容易造成急件缺料。
6、人工對賬工作量大,容易出錯,甚至有作假可能。
7、缺(que)乏有效的尋源工具。
轉載://citymember.cn/zixun_detail/11475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