課程描述(shu)INTRODUCTION
日程(cheng)安(an)排SCHEDULE
課程(cheng)大綱(gang)Syllabus
問題的分析解決培訓
學習《思維之策》課程的重要性:
面對當前百年之未有大變局,我們處在挑戰的時代,問題越來越多,問題越來越大,問題越來越難,問題的分析解決與決策成為組織及個人當前重要的課題。
缺少一套科學的、強有力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和工具的幫助,我們只好重復這樣解決問題的方式:憑經驗做決定、沿用感覺做決策、沒有預防措施、出了問題就救火。《思維之策》直面問題,通過2天的專業學習輔導,幫助組織及管理者迅速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!
《思維之策》課程主要幫助企業管理者從了解思維的優勢開始,掌握理性思維的流程,進行有策略性的思考,透過創新,能夠每次做一個精準的決策。通過課程學習,我們將教會你如何更有效地處理過去和現在的各種信息,如何面對未來的各種變化,你也將學會如何處理各種混亂、復雜的局面,以及如何在需要創新的時候獲得新的知識。競爭環境的劇變,管理形態的改變,我們將面臨的挑戰,問題越來越多,問題越來越大,問題越來越難,問題分析與決策成為企業當前最重要的課題。我們并不是被問題本身所困擾,而常常是被問題產生的原因及解決問題的方式、方法所困擾。本課程解決問題的工具與問題分析與解決的步驟進行有機的整合,從而構架完整的問題分析與解決可行方案。
《思維之策(ce)》課程通過有針對性的實作與練習,學員(yuan)能(neng)夠在最短的時間內(nei)迅速改善(shan)問題(ti)分析與決(jue)策(ce)的能(neng)力(li),提高問題(ti)分析解決(jue)能(neng)力(li),提升決(jue)策(ce)水平。
課程收益:
1、掌握一套系統的問題分析解決與決策的方法及流程。
2、掌握思維的優勢,了解理性思維的流程,進行有策略的思考和決策,找到解決方案。
3、掌握理性思維的技術:情景分析-原因分析-決策制定-計劃分析-創新方案。
4、對學員不斷面臨的種種困擾提供了高效的解決方案,其提供的思維技巧能幫助學員找出關鍵的問題并集中思考、解決這些問題。
5、掌握理性思維方式的學習與鍛煉;提供系統的、整體的問題分析方式與解決架構。
6、掌握分析問題的思路、方式、方法,以積極態度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,制定解決方案。
7、學會處理復雜問題原則性把握和理性思維,幫您從現象分析中發現關鍵的問題,確定關注焦點,確立優先順序,采取有效措施,設定優先順序。
8、指導學員問題分析的(de)有(you)效(xiao)技(ji)巧,提高(gao)決策質量。
學員對象:企業總裁(cai)、中高層、員工骨干(gan)
課程特色及方式:
1、針對性:本課程直面受訓企業經營管理中實際的問題,通過老師的引導,分析深入、到位,具有很強的針對性。
2、互動性:本課程糅合PK互動游戲、動手實操、團隊研討交流互動形式,課程形式活潑、新穎。
3、實操性(xing):本課程不僅包括對問題分析與(yu)解決(jue)在(zai)內機理(li)的分析,更加注重方法與(yu)工具的使用和實際運(yun)用能力(li)的提升。
課程大綱:
第一章、對問題的認知和理解
1、什么是問題?
是指“期望狀況”與“實際現狀”間的差距
2、問題的類型
發生型(問題):現狀與標準的偏差(已經發生)
隱患型(風險):隨著時間推移與標準將會產生偏差的風險
探索型(機會):現行狀況與理想狀況間存在的差距
3、解決不同類型問題的要點
亡羊補牢:發生型
好上加好:探索型
未雨綢繆(mou):隱患(huan)型
第二章、界定及描述問題
1、問題描述九宮格5W2H2R
如何描述目標SMART
討論:你要解決什么問題?期望結果是什么?
2、工具模版:問題方位圖(界定與描述問題的常用工具)
問題描述:請正向描述
問題的定義:在影響圈非關注圈
背景描述:偏客觀描述,而不是主觀判斷的羅列
成功的標準:定量 定性,符合SMART原則
決策人:能確定具體人,并可以夠得到
利益人:說全,配合人 成果影響人(無論好壞)
限(xian)定條件:是事實(shi)的大概率(lv)限(xian)定條件,而不(bu)是自(zi)己的主觀判斷
第三章、重新定義問題
1、曾國藩的起死回生
2、如何定義問題
確定成功解決問題的標準,這是抓手。
換個角度看問題,也許問題迎刃而解。
3、成功解決問題的標準
問題完美解決的標志是什么?(列舉可以量化的指標)
客戶最期待什么樣的結果?
更高層最期待什么樣的結果?
問題解決后,客戶的體驗應該是什么樣的?(純感性描述)。
要求在什么范圍、花多少錢、用多長時間解決?
4、案例解讀:用戶投訴電梯太慢
5、案例解讀:可口可樂轉型的煩惱
6、案(an)例解讀(du):技(ji)術人員查詢(xun)資料的煩惱
第四章、問題的原因與根本原因
1、“一秒鐘就看透事物本質的人,和半輩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質的人,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運。”——柯里昂 電影《教父》
2、常用的分析工具
3、5-WHY 問題分析流程
4、案例:為什么機器停止運轉?
5、問題的分析結構
6、什么是現象?
7、什么是本質?
8、直接在本質上做工,從根本上解決問題!
9、案例解讀:電池組價格就該這么貴?
10、第一性原理
11、為什么無法通過現象看本質?
12、什么是認知盲區?
13、什么是思維捷徑?
14、什么是思維慣性
15、案例解讀:生死存亡,海底撈危機案
16、案例解讀:鄭強危機案
17、養成深度思考的習慣
18、換個視角看問題
19、給思維建一道防火墻
20、倒推因果鏈分析
21、5Why思考法 思維防火墻
22、邏輯樹
24、 案例解讀:3.05米高的車,如何通過限高3米的山洞?
24、發布:針對小(xiao)組的問題,找出(chu)原因(yin)及根本原因(yin),并(bing)給出(chu)解決(jue)(jue)方案,并(bing)在(zai)大白紙上用金字塔結(jie)構呈現解決(jue)(jue)方案。
第五章、出解決方案
1、頭腦風暴法
2、頭腦風暴基本程序
3、從明確問題到會后評價,頭腦風暴法有三個階段
4、案例解讀:員工離職的風險防范
第六章、決策評估
1、認知深度
2、可用資源
3、決策評估模型
4、決策會議
5、方案決策:
6、案例解讀
第七章、列出實施計劃
1、實施計劃的籌劃
2、實施計(ji)劃工具圖
第八章、執行與改進
1、4R執行
結果定義
一對一責任
過程檢查
即時激勵
2、過程檢查工具-周報
3、復盤
目標
結果
分析
總結
改進
4、復盤的態度:開放心態,坦誠表達,實事求是,反思自我,集思廣益。
5、復盤的工具: REVIEW
6、案例解(jie)讀(du):基于“企業知識管理(li)”的交流活動(dong)的反思
第九章、博弈論與決策
1、什么是博弈論?
博弈論譯自英文“Game Theory“,直譯是游戲理論,又名對策論。
博:博覽全局;弈:對弈棋局,最后做到謀定而動。是指在一定的規則下,基于直接相互作用的環境條件,各參與人依據所掌握的信息,選擇各自策略(行動),以實現利益*化的過程。
2、博弈過程中的決策
智豬博弈與決策
從企業管理來看智豬博弈
從營銷管理來看智豬博弈
3、智豬博弈的智慧
4、案例解讀:小米后來者居上,如何PK打贏蘋果智能手表
5、懦夫博弈與決策
6、獵鹿博弈與決策
7、合作需要溝通與協調,如果溝通與協調的成本超過額外收益,合作很難成功。
8、在合作中,如果想得到對方的信任,關鍵就是讓對方相信你們雙方的利益是一致的,溝通的有效性也是基于雙方利益的一致性。
9、企業(ye)管(guan)理(li)中,如果要提高管(guan)理(li)效率,一(yi)個重(zhong)要的(de)(de)原則就是讓(rang)管(guan)理(li)者的(de)(de)利益和被(bei)管(guan)理(li)者的(de)(de)利益能夠一(yi)致。
第十章、實戰工作坊——做個解決問題的高手
發布(bu):針(zhen)對小組的問題,找(zhao)出(chu)原因及(ji)根本(ben)原因,并給出(chu)解決(jue)方案。并在大白紙上用思(si)維導圖呈(cheng)現解決(jue)方案。
第十一章、總結與經驗之談
1、把問題作為切入點、從問題開始進行管理,比把理論和目標作為切入點、從理論和目標開始管理,會更加**有效。
2、管理者必須進行問題管理,而不總是危機管理。
3、問題總在長大,解決需要動力。
4、用平常心尋找問題是不夠的,要用挖掘問題的態度和方法,才能準確、到位地發現問題。
5、表達問題比發現問題更重要。
6、階段、層次、角度、對象四方面因素決定了問題挖掘方 法和解決方案的差異。
7、預見問題有時比解決問題更重要。
8、治本總比治標好,治標總比不治好,不治總比搗亂好。
9、并不是所有的問題都需要馬上解決,有些問題可以先置之不理,問題管理要抓大放小。
10、解決方案(an)要隨(sui)問題隨(sui)環境(jing)迭代改進。
問題的分析解決培訓
轉載://citymember.cn/gkk_detail/311779.html
已開課時間(jian)Have start time
- 云峰博士(李云山)
創新思維內訓
- 項目管理的創新思維 魏及淇
- 《結構化思維與高效表達課程 李巍(wei)華(hua)
- 《結構性思維課程培訓》 李悅冉
- 《問題分析與解決工作坊》課 秦煒(wei)琳
- 《數字化的頂層思維和智能化 王明(ming)哲
- 邏輯思維及創新訓練 侯春梅
- 快速解決問題四步法 杜程
- 打破慣性思維,培養系統與創 侯春梅
- 《想清楚,說明白—結構思維 李悅(yue)冉
- 批判性思維應用訓練—追求成 柳瑞軍
- 問題分析解決指導 莊樁
- 《結構性思維與表達培訓》 梁蕊琳